管教孩子的方式

台灣人傳統的觀念裡,小孩子應該多聽,少講,所以俗諺說:「囝仔人,有耳沒嘴。」我很難對這種事下斷語。

反觀歐美的管教方式,少有約束且鼓勵孩子獨立、負責,我們看來是有點放任的意味,不過現代台灣的父母,一方面是忙於事業,一方面西風東漸,許多人也採用書上專家提供的方式,以鼓勵代替責罰來管教孩子,形容這種現象的術語,叫做〝照書養〞。

姑且不論傳統方式與照書養孰是孰非、誰好誰壞,我們看見現在的青少年,行逕之叛經離道,實在很難不搖搖頭,回過頭來想想,我們當年也是在長輩的搖搖頭中成長,所以面對現在的青少年,實在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,世代交替嘛。

現在小孩取得訊息的來源很多,比我們想像得要早熟、懂事,我發現有時不一定要堅持〝囝仔人有耳沒嘴〞,因為他們常常會有出人意表的言談出現,遠超過我們的想像。

附近的鄰居是守舊的人,堅持〝棒下出孝子〞,所以依然採用打罵教育,並且奉行〝囝仔人有耳沒嘴〞政策不渝,經常聽到遠處傳來響亮的巴掌聲之後,伴隨而來的淒厲哭聲,害我不由得下意識的摸摸左臉頰 (我的父母是右撇子),彷彿當年的巴掌還隱隱作痛。

有一天,做母親的剛從黃昏市場回來,正在廚房洗菜,小孩突然捱近母親的身邊說:「媽!我跟你說,剛剛你去買菜的時候,爸爸帶隔壁的張阿姨到房間裡去…」

「好了!閉嘴!」媽媽不由得怒火中燒,立刻打斷孩子未說完的話,因為〝囝仔人有耳沒嘴〞,做父母的可以隨時依自己的判斷決定小孩子的說話時機,所以接著說:「等一下吃飯的時候一起說給你爸聽!」

小孩雖然欲言又止,但也只好委屈的順從母親的命令,以免皮肉之苦。

晚餐時分,一家人圍坐餐桌,作母親的怒氣未消,鐵青著臉,對著小孩子說:「剛剛你要跟媽媽說的話,現在可以說了!」

小孩囁嚅地說:「媽…你去買菜的時候,爸爸帶隔壁的張阿姨到房間裡去…就跟上次你和李叔叔一樣,做那個事…」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