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北京法源寺」讀後感

作者:李敖
李敖出版社 ISBN 957-510-077-8

一、作者以及其作品

李敖於一九三五年〈民國二十四年〉四月二十五日,出生在中國東北哈爾濱,現年六十六歲。李敖自嘲一出生就是「遺民」,因為出生時,正是九一八事變後三年七個月,中國東北已在日本控制之下,日本扶持的「滿洲國」也成立了三年多。

李敖為人頗具爭議,樹敵為眾,不過根據他自我的剖析,他「性好扶弱抑強、主持正義、霹靂手段、菩薩心腸」,自詡是「頑童,戰士,善霸,文化基督山,社會羅賓漢,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」。普遍對李敖的印象是「文字工作者,一生反對國民黨,詞鋒犀利,快意恩仇」,正反兩面皆有。

根據李敖的自述,迄今為止,已寫作超過一千五百萬字,數量驚人,本書「北京法源寺」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,奠定了李敖在文化界的地位:李敖已不僅僅是威權時期的思想異端者,更是一名出色的文字工作者、文學家。

李敖為文數量驚人,出書超過一百二十種,也辦過「求是報」,近年除了本書「北京法源寺」廣為人知之外,「李敖回憶錄」、「李敖快意恩仇錄」、「李登輝的真面目」等等也都是市面上隨處可見的作品。

李敖為文,考證嚴謹,語句簡短,容易閱讀,詞鋒犀利,一針見血,所以深獲讀者歡迎,加上他本的爭議眾多,所以一直是非主流文學的盟主。

李敖雖然坐過兩次政治牢,但是對於政治的主張以及從政的慾望一直都不強烈;雖然全力韃伐國民黨與蔣氏政權,卻從不奉承當今的執政黨;雖然到台灣後的五十年來從未離開台灣,卻從不支持台灣獨立;雖然從未發表兩岸統一的思想,但從作品當中可以感覺得出李敖的「大中國」思想,或許這當中摻雜著一些個人的鄉愁。

二、內容述要

「北京法源寺」以一座廟宇為場景中心,訴說清朝光緒年間戊戌變法的故事。法源寺原名「憫忠寺」,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,唐太宗親征高麗失敗之後,到清朝雍正年間,雍正皇帝始將之更名為「法源寺」。

清末,國勢積弱不振,列強入侵,屢有割地賠款之事。康有為、譚嗣同等熱血青年主張變法圖強,以禦外侮。在帝制的國情下,欲推動變法維新,自必先上「萬言書」,以求「得君行道」。在皇帝的老師:翁同龢穿針引線之下,康有為終於見到皇帝,光緒皇帝也同意變法維新,於是一拍即合,展開了變法圖強的工作,是年為戊戌年,故史稱「戊戌變法」。

光緒帝雖有決心,但是政權不穩,真正掌權者為西太后─慈禧。變法勢將影響既有利益者,故以西太后為首的保守勢力在新政推行後的第一百零三天,軟禁光緒皇帝〈史稱戊戌政變〉,並逮捕譚嗣同等六人,加以處死〈史稱戊戌六君子〉,變法新政終告失敗。

變法失敗,中國更加頃屺,列強長驅直入,直達北京城,迫使宮廷的權力核心人物倉惶逃難。戊戌政變中,譚嗣同求死而不苟活,為的是證明溫和的變法不足以拯救中國,他的求仁得仁,鼓勵了比主張變法更激進的「革命黨」成功的推翻腐敗政權,建立民國政體,而中國至此,方得以喘息。

在李敖筆下,康有為是先知,梁啟超離先知最近,譚嗣同是烈士。先知寂寞,烈士悲壯,這都是宿命。「北京法源寺」一書描寫的是「大丈夫」類型人物的故事,全文陽剛悲壯,頗有史詩之味,論及的主體有:生死、鬼神、僧俗、仕隱、朝野、家國、君臣、忠奸、夷夏、因果等,共涵蓋四百個子題〈見本書文末:我寫「北京法源寺」〉,是一本難得一見的鉅作。

三、精華摘要與賞析

1. 唐太宗為了搶政權,要殺他哥哥和弟弟的時候,左右勸他下決心,不然你哥哥弟弟就要殺你,唐太宗始終猶豫,最後搬出烏龜來問卜,張公謹走上前去,抓起烏龜,丟在地上,說卜以決疑,不疑何卜?今天要做這事,已不容懷疑,如果卜的結果不吉,難道就不做不成?於是唐太宗就不問卜了。…………在中國歷史上,除非這種英雄豪傑,沒有人敢打破這種傳統的信仰。

2. 在一個人閱歷較多一點以後,他有時難免會發現,人間許多對立的問題,如是非、正邪、善惡、好壞等等,並不都是很草率就能斷定的。同時對立的情況,往往並不如想像中那樣明顯,對立的雙方,可能有混同的成分、相似的成分、甚至還有完全相反的尷尬場面發生。

3. 個人只有和群體的大多數一起浮沉,才能免於被殘忍對待。個人太優秀了、太特立獨行了,就容易遭到群體的迫害,群體是最殘忍的,個人比較好,群體比個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壞,群體比個人極端得多。所以,優秀的個人如果優秀的過分,就得準備付出慘痛的代價給群體,作為「冒犯費」。所以,許多優秀的個人為群體做事,必須事先就得抱有最後還得被群體出賣的危險。

4. 他〈譚嗣同〉被簇擁著走到法場正中,滿地泥濘,太陽卻是高照著,放眼望去,四邊人山人海,卻是鴉雀無聲。「這就是祖國、這就是群眾。」他心裡想著。「在光天化日之下、在黑暗時代,他們在看我們流血。我們成功,他們會鼓掌參與;我們失敗,他們會袖手旁觀。我們來救他們,他們不能自救,如今又眼睜睜看著我們亦無以自救。在他們眼中,我們是失敗者。但是,他們不知道失敗者其實也滿痛快,因為失敗的終點,也就是另一場勝利的起點。這些可憐的同胞啊,他們不知道,他們永遠不會知道。」

5. 你們以為說動光緒皇帝,得君便可行道,其實,即使光緒皇帝有心變法又怎樣?那麼大的集團中,覺悟的只有他那一個人,一個人又能怎樣?你別忘了,他們是一個大集團,一個靠著壓迫別人的不平等與保護自己特權共生著、互利著的大集團。整個大集團不能改變,一個人的覺悟,鬧到頭來,只是一場悲劇而已。一個人帶著一個大集團做壞事,壞事對大集團有好處,雖然不合正義,他會得到擁護;可是,一個人帶著一個大集團做好事,好事對大集團有壞處,雖然合乎正義,他會得到反對。

6. 愚公想移這座山,是一種偉大的精神;但他生命裡正好碰到這座擋住他的大山,則是一種孽緣。

四、讀後心得

「北京法源寺」一名,發人思古幽情,購買本書,不是因為本書獲得諾貝爾獎提名,而是因為近來的中國熱〈或說是大陸熱〉,以及李敖之名。

本書以古廟為襯,歷史為幕,自然是一部歷史小說。既是歷史小說,難免有歷史考證與文學創作的問題,以李敖的性格,自然有一番交待,並且強調「精確度,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」。讀李敖的書,令人非常有安全感,因為作者考證嚴謹,近乎苛求。李敖的文章語句簡短,語意清晰,容易閱讀,加上本書充滿李敖一貫的語法,李敖式的幽默,令人每每有心領神會之際不禁完薾。

若論歷史小說,寫作數量及奇情,尚無人能出高陽其右,但本書歷史考證極為嚴謹,場景勾勒極為細膩,卻是他書所不能及。

文學講究的是創作,既以亂世為襯,就不能不論及人心之恐;既有書生與武夫之辯,就不能只有引史為鑑的長篇大論,而沒有販夫走卒的愚昧昏庸。本書雖然氣勢磅礡,有史詩之體,然而比較可惜的是:劇中人物的性格刻畫並不鮮明,文中對話幾乎都是李敖式的獨白,難免「一人演說」之譏。

歷來變法者,往往都沒有好下場,歷史雖然可以平反功過,卻只能平添蕩氣迴腸。商鞅之流,王安石之輩,都是勵精圖治的先鋒,雖一心謀社稷黎庶之福,卻招眾人之譏;意欲大刀闊斧之行,反被朋黨奸佞構陷。戊戌變法的結局一如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變法圖強,不同的是,這次帶頭的人是皇帝,也正因為如此,故事結局更顯的悲壯。
革新與守舊一直是中國政治的話題,改革者雖然清明遠大,卻忽略了眼前局勢,用俗話說,就是:遙望天邊的彩霞,卻踩爛了腳下的玫瑰。是否真有大智慧者,都沒有處理人際關係的小聰明呢?當今台灣,是否就沒有改革與守舊勢力的衝突?人民用選票推翻了統治台灣五十餘年的威權體制,但是這當中隱藏了多少守舊勢力以及害怕改變的波濤洶湧?執政者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將動盪化為安定,是值得我們關心的課題。

2 thoughts on “「北京法源寺」讀後感

  1. 看完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后,我对李敖大师有着一定的了解,学习到了他那种扶弱抑强的做人道理,并深深体会那一味中庸性格的文学修养。

  2. 康有為只是一個囂張的誤國書生,無溝通協調的氣度能力.恐怕也沒什麼真實的學問智慧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