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美 (Vanessa Mae) 一貫的特色是在舞台上非常狂放、煽情,加上濃妝短裙。雖然曾經聽過她演奏改編「四季」當中的「夏季」暴風雨,因為太多的電子樂器加上舞台燈光太璀燦,我只當成是很另類的音樂來聽。
儘管唱片公司在宣傳上特別強調她的古典音樂造詣,但我還是一直以為她又是一個古典音樂界的逃兵,轉向商業包裝的改編音樂唱片界發展撈錢。 閱讀全文
陳美 (Vanessa Mae) 一貫的特色是在舞台上非常狂放、煽情,加上濃妝短裙。雖然曾經聽過她演奏改編「四季」當中的「夏季」暴風雨,因為太多的電子樂器加上舞台燈光太璀燦,我只當成是很另類的音樂來聽。
儘管唱片公司在宣傳上特別強調她的古典音樂造詣,但我還是一直以為她又是一個古典音樂界的逃兵,轉向商業包裝的改編音樂唱片界發展撈錢。 閱讀全文
獨自看了齣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。我對於舞蹈向來只喜歡芭蕾。看過「麥可‧佛萊雷」的踢躂舞之後,也喜歡上有芭蕾影子的踢躂舞。 閱讀全文
說到「給愛麗絲 (Pour Elise)」這首鋼琴小品,很多人一定都熟知旋律,不過有不少人會搞錯:垃圾車的音樂是「少女的祈禱」,不是「給愛麗絲」。
學古典鋼琴的人應該都彈過這首曲子,算得上是童年的回憶。我的童年回憶還有「阿拉貝斯克」,如果看到這,你笑了,那表示我們的童年差不多。
曾經有段時間我非常痛恨「給愛麗絲」。
買了張〝卡拉揚〞指揮「柏林愛樂管弦樂團」的DVD回來看。曲目是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,標題「英雄」。 閱讀全文
隨手抽了一張CD出來聽,今天抽到的是慕特 (Anne-Sophie Mutter) 的流浪者之歌。
慕特喜歡穿露肩晚禮服演奏,根據她的說法,小提琴跟她的香肩貼合之後,共鳴的音色更加溫潤。 閱讀全文
在李特小姐的幫忙下,終於在台中這個音樂沙漠找到胡桃鉗組曲。
過去竟然都沒發現到,就在住家附近有這麼一間賣樂譜的店。 閱讀全文
第一次聽到 Paganini No.1 Violin Concerto 的時候,因為只有聽到第三樂章的前半段,我一度以為是莫札特的作品。 閱讀全文
每當聽到”泰伊絲暝想曲” ( Meditation from “Thais”) 的旋律,我就會想到一個未圓的夢。
這首曲子是源自於「馬斯奈」的歌劇”泰伊絲”,是一首管絃樂團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,但最常聽到的是鋼琴伴奏的小提琴協奏曲版本。